• 0 购物车: ¥0

高血糖调理必知必会技能知识



为了响应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的号召,让更多的群体能够了解健康管理知识,减少健康风险,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,根据国家卫健委发行的慢性病防治指南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,结合专家文献资料等为参考依据,特邀国家注册健康管理师(浙江中医药大学),中唐糖尿病专科医院健康管理高级技术顾问姚老师编写。

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.4亿人,大约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,还不包括超过60%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却毫不知情!平时也有很多糖友说:控糖就像“戴着镣铐跳舞”,-----吃药担心副作用,不吃药怕并发症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?

     目前控糖四大金刚类药物

**双胍类** | 二甲双胍 | 抑制肝糖输出 | 恶心、腹泻 | 

| **列汀类** | 西格列汀 | 调节肠泌素 | 头痛、咽炎 |

 | **SGLT2抑制剂**| 达格列净 | 促尿糖排泄 | 尿路感染 |

 | **胰岛素** | 基础胰岛素 | 直接补充胰岛素 | 低血糖 | 

► **血糖安全禁区**: - **<3.9mmol/L**:立刻补糖!15分钟内不处理可昏迷 – 

**>13.9mmol/L**:酮症酸中毒风险,需急诊

 ► **监测秘诀**: 老年人重点防低血糖,健康者空腹<6.1,但餐后峰值更危险!


      临界值三把尺(糖尿病前期指标):

 - 空腹血糖 **5.6~6.9mmol/L**

 - 餐后2小时血糖 **7.8~11.0mmol/L**

 - 糖化血红蛋白 **5.7%~6.4%*

* 三者中一个超标即是"糖尿病前期"!

 ► 沉默的杀手: 80%前期患者无症状!曾有患者空腹正常,但餐后血糖高达10.5,已出现神经损伤。

 ► 逆转黄金期: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,58%的人可避免进展为糖尿病!


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是风险非常大的,是致死风险的主要原因。

当出现:饥饿感、心悸、手抖、冒冷汗(额颈部为主)、面色苍白,焦虑、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视物模糊等症状时,语不清、行为异常(如醉酒状)、抽搐,甚至昏迷,大概率就是低血糖症状。昏迷超过6小时可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,甚至猝死。

低血糖急救方法(按患者意识状态区分)

1. 意识清醒者:15-15黄金法则。

第一步:补充15g快糖。首选4颗方糖/150ml果汁/1汤匙蜂蜜(5分钟内起效)。禁用:巧克力、冰淇淋(脂肪延缓糖吸收)。

第二步:15分钟复测血糖若仍≤3.9mmol/L(70mg/dl),重复补充15g糖。症状缓解后,需加食蛋白质(如1片全麦面包)防二次低血糖。

2. 昏迷/无法吞咽者:紧急干预。

正确操作: - 侧卧体位 → 蜂蜜/糖浆涂牙龈或颊黏膜(黏膜直接吸收)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同时肌注胰高血糖素(成人1mg)。

致命错误: - 强行灌饮料 → 窒息风险  - 注射胰岛素 → 加速死亡。

夜间低血糖:睡前血糖<110mg/dl时,加餐1杯牛奶+3片饼干。

佩戴动态血糖仪(CGM)监测隐匿性低血糖。

药物风险管控:磺脲类(格列本脲等)、胰岛素过量是主因 ,漏服后禁止补药!肝肾疾病患者需减量用药。

随身急救包:必带:葡萄糖片、糖尿病识别卡(含紧急联系人)。

可选:预充式胰高血糖素笔(亲友需学会使用)。

权威数据:严重低血糖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2倍,失智症风险升75% 。急救每延迟1分钟,脑损伤风险增加3%~5%,频繁发作(月≥2次):记录诱因(饮食/运动/用药),及时就医。


2. 酮症酸中毒典型症状。

呼吸异常:深大呼吸(Kussmaul呼吸):为代偿酸中毒的深快呼吸 。

呼气烂苹果味:丙酮挥发所致,为DKA特异性表现。

循环系统衰竭:心率加快、血压下降、四肢冰冷,严重时休克 。

神经系统损害:头痛、嗜睡、意识模糊,晚期昏迷(死亡率高达5%~10%)。

3. 实验室指标异常。

血糖:多数>16.7mmol/L(300mg/dL),但约10%为“正常血糖型DKA”(血糖<11.1mmol/L,常见于SGLT2抑制剂使用者);

血酮体:≥3mmol/L(正常<0.6mmol/L),β-羟丁酸为主。

🆘 二、急救措施。

酮症酸中毒需立即送医。

1. 疑似DKA的居家应对。

立即行动:测血糖>13.9mmol/L时,检测尿酮体

(药店试纸),饮用淡盐水(非含糖饮料)补充水分,

停用SGLT2抑制剂(如达格列净、恩格列净)。

紧急送医指征: 血糖>16.7mmol/L + 酮体阳性,

或出现呕吐/意识障碍。

高危人群监测:

使用SGLT2抑制剂者、孕妇、

肝病患者需定期测酮体 。

血糖>13.9mmol/L或生病/应激时,每日查酮体;

酮症酸中毒进展迅猛,24小时内可危及生命。

掌握“一嗅(烂苹果味),

二看(深大呼吸/脱水),

三测(血糖+酮体)”识别法,

一旦怀疑立即送医。预防核心在于规范用药、感染早治及应激期加强监测。


已经确诊的高血糖,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:

**青年人**:空腹<6.1mmol/L 。

**中年人**:空腹<7.0mmol/L 。

**老年人**:空腹<9.0mmol/L即可。


以上资料来源于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5版》

Copyright © 2025. 备案号: 浙ICP备2025185867号-1X | 本商城由 SparkShop(星火商城) 驱动